导语:8月7号立秋,今年立秋不一般,60年一遇,6大特点,早看早准备
已经进入公历8月了,由于这两天一直在断断续续的下雨,没感觉天气有多热,到了晚上还有点凉飕飕的感觉。
进入8月后,有两个重要的日子要来,一个是农历七月初一,一个是立秋。其中,农历七月初一是“鬼月”的第一天,民间习俗和禁忌众多,大家要小心一些。立秋是节气,意味着从这天开始,夏天就正式结束了,进入了秋季,自然界中哪怕只是寸草也要开始结籽了。
虽然今年进入“中伏”后降雨的天气多,显得没有那么热,但别忘了,暑热的伏天还有20多天呢?并且,从今年立秋的特点来看,大多都是预示着今年的立秋后“秋老虎”会相对猛一些!
立秋后的天气对于农业生产和接下来的天气走势都有一定预示。像农谚“秋前北风秋后雨,秋后北风干河底”、“立秋前刮起北风,立秋后必会下雨”等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。并且,人们还通过立秋这天的天气情况来预判冬天的寒冷程度。如,“立秋北风冬雪多”,表达的就是立秋这天如果刮北风的话,则预示当年冬天可能雨雪天气可能会多,比较寒冷,是个冷冬。
今年立秋不一般,60年不遇,出现6大特点!有什么征兆呢?早看早做准备!下面来具体看一下:
今年的立秋是在公历8月7日,农历七月初四这天,也就是说,今年的立秋是在农历七月初一之后了。
民间说“初一立秋后,衣裳不晓顾”,意思是说,如果七月初一出现在立秋之后的年份,那么就预示当年的冬天会比较暖和,不用想着棉衣的事。相反,如果农历七月初一在立秋之前出现,则预示着当年的冬天会比较寒冷,是个冷冬。
今年的农历七月初一在立秋之前,所以,按农谚的说法,今年的冬天大概率会比较寒冷一些,是个冷冬。
今年的立秋是在农历七月初四,是民间说法“七月立秋”。
民谚谚语:“七月秋样样收,六月秋样样丢”、“秋前北风秋后雨,秋后北风干河底”、“六月六秋,早收晚丢”、“六月秋,提前冷;七月秋,推迟冷”、“六月秋,及早收;七月秋,慢慢收”、“六月秋,丢的丢,收的收;七月秋,全部收”、“立秋在六月,初雾来得早”、“立秋在七月,初霜来得晚,秋季收成好”、“六月立秋,早收晚丢;七月立秋,早晚都收”等,都是说,农历七月立秋,五谷可望丰收。
古人对于自然和祖先都是有敬畏之心的,秋收后要“立社”向土地神和祖先汇报和答谢。
这个习俗流传已久了,早在汉代时就已经有相关活动习俗了,后世将“秋社”定在“立秋”后第五个“戊日”。此时收获已毕,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。
今年的立秋后的第五个“戊日”是在公历9月21日,农历甲辰年[龙] 癸酉月 戊子日(八月十九),是在“秋分”(9月22日)的前一天。因为,今年是“社后分”。
老话说“先分后社,米价不算贵;先社后分,白米如锦墩。”今年是社后分,“白米如锦墩”意味着,今年的农作物受天气的影响出现减产或生长不良的情况。
今年立秋交节在农历七月里,是民间说法中的“晚立秋”。老话说“早立秋凉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;早立秋把扇丢,晚立秋热不休”、“早立秋,凉飕飕;晚立秋,热到头。”意味着,今年立秋后还要热上一段时间!
古人把立秋和入末伏在同一天称为是“伏包秋”,把立秋之后才进入末伏的叫作“秋包伏”,也叫“秋来伏”。
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,末伏开始的时间是在8月14日,显然是“秋包伏”或者说是“秋来伏”。
狗万最新官网老话说,“秋来伏,热得哭。”今年是“秋来伏”,意味着今年立秋后还要热的久一些。
古人把立秋这天对应的农历日期是“单数”称为是“公秋”,把立秋这天对应的农历日期是“双数”,称为是“母秋”。今年的立秋这天是农历七月初四,因为,今年立秋是“母秋”。
老话说“公秋爽,母秋凶”,今年是“母秋”,也是意味着今年的立秋后秋老虎要走一圈了,会相对炎热一些。
1、早立秋,凉飕飕;晚立秋,热到头(流传于苏、鄂、川等一带);
2、早晨立了秋,晚上凉飕飕(流传于湘、甘、宁等一带);
3、早晨立了秋,下午冷飕飕(流传于鄂、川等一带);
4、早晨秋,着衣秋;夜里秋,脱衣秋;中午秋,赤膊秋(流传于江苏一带);
5、立秋有雨倒春寒(流传于桂林一带);
6、秋日落雨秋飕飕(流传于浙江一带);
7、打霜立秋,干断河沟(流传于贵州一带);
8、立秋雾,地枯枯(湘);
9、立秋节日雾,长河做大路(鲁);
10、立秋晴,八月雨;立秋雨,八月旱(桂);
11、立秋晴天秋天旱(鄂);
12、立秋晴,秋雨少(赣);
13、立秋无雨人发愁,庄稼顶多一半收(皖);
14、立秋无雨一半收,处暑有雨也难留(鄂);
15、立秋无雨对天求,田中万物尽歉收(流传于苏、鄂、川一带);
16、立秋无雨水,白露雨来淋(湘);
17、立秋不落,寒露不冷(流传于桂林一带);
18、立秋一场雨,遍地出黄金(流传于四川一带);
19、立秋下雨件件丢,处暑下雨件件收(冀);
20、立秋下雨秋雨多,立秋无雨秋雨少(鲁);
21、立秋大雨,百日见雪(冀);
22、立秋有雨一秋吊,吊不起来就要涝(流传于江苏一带)。
您认为以上这些农谚还准不准了?您还知道哪些关于立秋的农谚呢?期待您的分享,感谢阅读。